今年5月,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即将在美国拉开帷幕。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发明家将一决高下。广西柳铁一中高三学生王胤奎将亮相赛场,这是该赛事迎来的首位广西籍参赛代表。
究竟是一项什么发明,让王胤奎获此殊荣呢?近日,获得该赛事参赛资格的全国20多名代表在北京参加集训,本报记者应邀前往北京采访。
新颖插座充满灵感
壮实而憨厚,是王胤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我发明的插座最大特点,是颠覆了插座的传统式样。”他在介绍自己的发明时,显得异常专注和投入。
王胤奎说,盲人由于视力障碍,在使用插座时难以找准插孔的位置;小孩容易用金属物件伸进插座插孔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老人或残疾人由于力量不够,难以接入或拔出插头。他发明的插座,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与传统插座最大不同之处,是插座插孔边的导轨设计和吸入感应功能。”王胤奎说,盲人只要沿着导轨就可以找到插孔。而且,只要将接入插孔的插头轻轻一按,插头就能被吸入并固定,比一般的插座要省力很多。要想拔出插头,按一下插座旁边的一个按钮,插头就自动弹出。小孩用金属物件伸入插孔,插座会自动断电,也不存在危险。
这种新型插座的奥妙在哪里呢?“里面加了小型电磁铁,插头连接电源后,产生的磁力能把插头吸入插孔。”王胤奎介绍说,拔出插座时,插座的磁性立即消失,内部设置的弹簧会自动将插头弹起。
发明冲动源于生活
一名高中生,缘何将发明的目光锁定插座呢?这源于他的亲身经历。有一次,王胤奎的一只手骨折了,当他想用另一只手去拔接在插座上的插头时,却因为插座的铜片间距过小,导致与插头的摩擦力很大,难以拔出。
这个烦恼困扰了王胤奎一个月,也让他思考了一个月:全球那么多残疾人和老年人,可能都会遇到类似的难题。要是有一种可吸入式的插座,就能帮助这些人了。
王胤奎没有让这个想法停留在脑海里,而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实现这个设想。周末、假期、甚至是每天下午放学至晚自习这段时间都被利用上了。
然而,发明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王胤奎说,这个插座的内部设置经过4次修改,外观设计上也改过3次。在确定参加比赛后,这个插座又经过了几番改进。
“希望这项发明能给残疾人树立信心。”在采访中,王胤奎多次重复这句话。他告诉记者,发明这个插座,不仅是想帮助残疾人和老人使用插座,还想让这个社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弱势群体。
家庭造就创意氛围
抛光机、锉板、电钻、钢锯……这些专业的金属工具,在王胤奎家里应有尽有。这些工具全都堆在他家的阳台上,这里也是他的发明创造工作室。
和其他男孩一样,飞机、赛车模型是王胤奎的至爱,他也有过拆装玩具和小家电的调皮经历,飞机模型摔坏后,就琢磨着修理。他还有一项得意之作:把车模上的马达拆下来,改装到自己做的船模上。
这个爱笑的男生,平时很喜欢物理和化学,从小就是一个“科学迷”。在初中时,他就特别关注各种科技发明的比赛,看到那些获奖的高年级学生,他打心里羡慕。
“父母非常支持我搞发明。”王胤奎说,自己能成功发明这个插座,和家里的环境分不开。在他家墙壁上,挂着一幅妈妈送给他的十字绣,绣的是一辆法拉利赛车。家里的家具、电线坏了,都是他爸爸修理,从来不请人帮忙。他家吃火锅的桌子,是爸爸在桌子上挖了一个洞,用起来和外面餐馆的一样了。
应对高考与竞赛多重压力
在北京集训时,获得赴美参赛资格的20多名代表大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除了来自成都的代表外,王胤奎是唯一一名中西部省区的参赛代表。
“搞发明不难,只要有兴趣就行。”王胤奎说,搞科技发明,兴趣是最重要的。虽然广西的条件不如发达省份,但是他并没有感觉到障碍。
浓厚的兴趣,让王胤奎载誉而归。2009年7月,在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王胤奎在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同时荣获英特尔英才奖和北京理工大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获得了2010年北京理工大学自主招生资格。据介绍,后两个奖项是鼓励有发明潜力的人才奖,为广西首次获得。
王胤奎为何得到英特尔英才奖的眷顾呢?一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从王胤奎推介的项目来看,他的发明冲动源于生活,源于对科技的真正热爱。很多大城市参赛代表的发明,有专业的老师辅导,还有优越的设备支持,在这样的竞争中,来自的广西王胤奎,能在全国大赛中异军突起,非常难得。
在高考的指挥棒之下,一名走上发明之路的高中生有何感受?“有时很为难,尤其是时间不够用。”王胤奎说,高中生搞科技发明,最缺的就是时间。他既要准备5月份在美国的比赛,又要进行高考复习,还要为自主招生考试做准备。最近半个月,他已经去北京两次了,中途还返回学校参加模拟考试。因为没有哪条路能保证上大学,所以他必须做多手准备。
(转自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