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科学营】感悟科技强国伟大成就 汲取勇毅前行奋进力量

       【2023年广西中小学教师科学营活动(第一期)于4月9-15日在北京举办。今采编营员心得数篇,将陆续登载,是以为“茶话科学营”专栏,既为同行雅兴共品,也望能启心思聚众智,共助力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

 

感悟科技强国伟大成就 汲取勇毅前行奋进力量

南宁市第二中学  杨杰

       

       2023年4月9-1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2023年广西中小学教学科学营活动(第一期)在北京举办。本次培训起点比较高,相比以往以听课为主的科学教师培训,本次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既有院士报告会,专家学科前沿讲座,又有参观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普场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还能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此次培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显示产业的崛起。

       欧阳钟灿院士的讲座《显示无处不在 中国显示产业的崛起》,从显示器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CRT、LCD、OLED、MLED、量子点显示、光场显示等显示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这场报告不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让我了解到新中国在显示产业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中国在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谋求独立自主,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走向富强的一个表现。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我应该让学生增强自信,相信我们的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是可以领先世界的。

       让我感慨万千的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让国家摆脱苦难而做出的牺牲太大了。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我读到了赵一曼写给儿子的绝笔信,短短的100多个字,我读到了一个英雄母亲对孩子的爱,对国家的爱。在国家危难时期,她选择了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她的爱国精神,她的共产主义信念,正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每每读到此信,我都感慨万千:我们的前辈披荆斩棘闯出一条道路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作为后辈,我们应该珍惜前辈的革命成果,更应该延续前辈的奋斗历程,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我有责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让学生将前辈的奋斗精神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力量。

       

      让我深受感动的是:白头叶猴原来这么可爱。

       4月11日下午,我们参观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黄乘明研究员在讲座给我们介绍了白头叶猴的分布、数量、长相和家庭结构。

       白头叶猴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60-80厘米,体重8-10千克,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白头叶猴以群体活动,成员通常为5-9只,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昼行性动物,清晨开始觅食,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一些水果。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白头叶猴是世界濒危、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广西崇左市。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在白头叶猴最危极的时候,我国的科研人员不畏艰辛,通过政策宣传、故事宣传、恢复环境等办法,到2023年4月,世界极度濒危动物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增至1400余只。科研人员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所做的努力值得我们科技辅导员学习,我们也应该将他们的故事讲给我们的学生听,以科研人员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让我深感欣佩的是:中国科学院的风洞实验室世界领先。

       空天飞行高温气动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学科基础研究需求,利用中科院力学所独创的反向爆轰驱动方法,进一步提出了激波管缝合运行、喷管起动、激波干扰的弱化、高压爆轰驱动、二次波的运动及其控制等系列激波风洞创新技术,研制成功了国际首座可复现25-40 km高空、马赫数5-9飞行条件、喷管出口直径Φ2.5/Φ1.5m、试验气体为洁净空气、试验时间超过100ms的超大型高超声速激波风洞,整体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风洞同时达到了“复现气流总温和总压” “产生纯净试验气体” “满足基本试验时间需求“和“能够全尺寸或接近全尺寸模型试验"等四项关键技术指标,实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试验的复现能力,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关键技术和高温气体动力学基础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试验手段。

       让我大开眼界的是:物理研究所的研究项目很前沿。

       4月13日我们参观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电学、无线电学、光学、磁学、晶体学、地球物理学等一批重要的学科从这里得以在国内开拓;新中国第一台氢液化器,第一台氦液化器,第一个合成人造金刚石等一大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研究成果在物理所的实验室中诞生。近年来,以高温超导、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涌现,钕铁硼永磁材料、碳化硅晶圆、锂离子电池、高温超导滤波器等一批高科技产品的产出为我国在材料、信息、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我以期待和好奇的心态进入了物理研究所,首先参观物理研究所所史展厅,然后到了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清洁能源实验室实地参观。在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感受到了科研的艰辛,更佩服科研人员的坚守。在清洁能源实验室让我看到了科研的价值,更欣佩科研人员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方少波老师的《极端光学浅谈》让我了解了激光的发明和前沿应用。郭亮老师《流体力学与航空航天》让我对微重力,对流体力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几天的学习干货满满,我们的学习收获满满。从陆学善的实验记录我看到了科学家做科学研究的严谨和细致,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实验记录本我看到了科研工作的复杂与繁重,从“中国天眼”我看到南仁东先生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自信勇毅……科学充满未知,探索永无止境。作为科技辅导员,我们应该将科学家精神发扬光大,在科学家精神的指引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书写更多创新故事。

       结束语:我愿化作秋风,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纯净肥沃的心田里,期待这些种子在来年的春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