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代表队参加第二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载誉归来

  8月1日8月7日,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带领广西代表队共22人赴南京市参加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喜获佳绩,载誉而归。本届大赛,广西代表队取得了8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的好成绩。

 

  广西代表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获得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获得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获得7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获得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其中柳州市第十二中学彭思程同学、桂林市第七中学谢芷莹同学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银牌;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梁惠娟老师、北海市第八中学黄蓉老师、南宁市逸夫小学陆俊达老师、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李鸿基老师、桂林市大河初级中学龙琼老师等获得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银牌。梧州市苍梧实验中学的《调查苍梧县下小河环境变化对白鹭的影响实践活动》荣获全国“十佳科技实践活动”。此外,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再次获得全国“省级优秀组织单位”奖(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已连续十二届获得该殊荣,全国每年仅15个单位获此奖项),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王培娟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柳州市羊角山小学、北海市第二中学(北京八中北海分校)、南宁市科学技术协会、桂林市科学技术协会、防城港市科学技术协会等获得“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

 

  本届大赛广西参加展示的作品特点是紧扣社会热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关注家居安全隐患。例如:桂林市第七中学谢芷莹同学的展示作品《桂林市区漓江沿岸鱼餐馆调查研究》,关注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并抽取样本进行检测,证实了鱼餐馆排出的污水已经对漓江水质造成污染,提出了解决桂林市区漓江沿岸鱼餐馆存在问题的策略和建议。柳州市第十二中学彭思程同学的展示作品《多点磁控防触电插座》,项目设计思路是通过继电器控制,使插座在不用时不带电,在识别到插头插入后供电,防止带电插座伤人,防止儿童等误操作插座导致的触电。柳州铁一中学叶振钧、朱星宇、刘玮廷三位同学的展示作品《红外热源搜救机器人的探索》,针对灾难灾害救援缺陷,试图通过利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实现机器人对模拟人质的智能搜索。

 

  本届大赛新增两项活动内容:一是召开参赛学生代表座谈会。座谈会的内容主要是参赛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体会与收获。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同志出席了座谈会,与参赛青少年进行互动交流。我区参赛选手彭思程同学参加此次座谈会,他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感触很深,他说“很高兴可以在大赛里面结识新朋友,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学术,而且可以感受到创新大赛越办越好了”;二是举办 “我的科学梦”主题报告会。参加此次报告会的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我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韩喜球,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平川{1982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2000年更名为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等3位专教授,他们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围绕“科学梦”、“青春梦”主题,为广大青少年作了精彩的报告。他们共同鼓励青少年要勇于追求科学梦想,并通过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科学梦。

  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主题为:中国梦科学梦 青春梦。本届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的2462项推荐作品,数量创下历年来的新高。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474项、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658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990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640项。经过初评,最终有364项青少年创新项目和200项科技辅导员项目入围终评、163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和142幅少儿科幻画作品参加终评展示,同时法国、德国、印度、日本、韩国、巴西等14个国家的23个项目、60多名国际代表也参加了决赛阶段的展示和交流。



广西选手在公开展示现场向公众介绍项目(王培娟 摄)



广西代表队全体参赛人员赛场合影

(文/王培娟 图/刘慧英)

继续阅读

评论